牙疼不是病?小心牙体牙髓病悄悄找上门!
深夜被牙疼惊醒,含冰块、嚼花椒、吃止痛药都试过了还是不?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!很多人以为牙疼忍忍就过去,殊不知拖延治疗轻则影响吃饭睡觉,重则可能需要拔牙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“隐形”。
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就是牙齿硬组织(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牙髓(包含神经血管)发生的疾病。就像苹果坏了果皮会蔓延到果核一样,当蛀牙发展到一定深度,细菌就会侵入牙髓,引发剧烈疼痛。常见类型包括龋齿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,其中急性牙髓炎发作时那种“跳着疼”“晚上加重”的感觉,经历过的人都懂。
三大危险信号别忽视
1. 冷热敏感持续30秒以上:喝口热水突然疼得倒吸气?这不是牙齿敏感那么简单,可能是牙髓开始发炎。 2. 自发性的钻心疼:没吃东西突然牙疼,尤其是晚上平躺时更明显,这是牙髓炎的典型症状。 3. 牙龈鼓包或牙齿变色:牙齿发灰发黑还伴随着牙龈脓包,说明感染可能已经扩散到牙根尖。
为什么治疗要趁早?
很多人疼过一阵不疼了,就以为“自愈”了。实际上,牙髓炎疼痛消失往往是牙髓坏死的表现!坏死的牙髓会成为细菌温床,可能引发颌骨感染甚全身性疾病。临床数据显示,90%的根管治疗本可以避免——如果能在龋齿早期就及时补牙。
现代治疗比你想象的轻松
听到“杀神经”就发抖?现在的显微根管治疗早已不同往日: • 麻醉:全程基本感 • 显微技术:保留更多健康牙体 • 3D填充:清除感染源 • 全瓷冠保护:治疗后牙齿照样啃苹果 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“精细血管手术”,多数情况1-2次就能完成。
日常预防记住这5点
1. 改用含氟牙膏+Bass刷牙法(牙刷斜45度刷牙龈沟) 2. 牙线比冲牙器更重要——80%的邻面龋靠冲牙器冲不掉 3. 每年洗牙时必拍小牙片,潜伏的龋齿无所遁形 4. 少吃粘性零食,吃完奶酪反而能帮助牙齿再矿化 5. 运动外伤导致牙齿裂纹尽快就医,别等发炎才处理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Q:根管治疗后牙齿是不是就“死”了? A:去除的是感染神经,牙齿仍能通过牙周膜获得营养,正常使用10年以上很常见。
Q:怀孕期间牙髓炎发作怎么办? A: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期,局部麻醉对胎儿无影响,强忍疼痛反而风险更大。
牙齿问题从来不是小事,下次遇到“一过性牙疼”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个检查。毕竟比起治病的花费,还是原装牙齿用着舒服啊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