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:你的牙齿正在悄悄“生病”,这些信号别忽视!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口臭怎么漱口都没用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,等发现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潜伏的“牙齿”。
牙周病不是“上火”,而是慢染
很多人误以为牙龈出血是“上火”,喝凉茶就能解决。实际上,牙周病是牙菌斑中的细菌引发的慢性炎症。当细菌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会先导致牙龈炎(牙龈红肿出血),继而牙槽骨,终造成牙齿松动脱落。整个过程就像房屋地基被白蚁蛀空,外表看着完好,内部早已危机四伏。
四个阶段自测你的牙周健康
• 阶段:刷牙出血、口臭(牙龈炎可逆期)
• 第二阶段: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(早期牙周炎)
• 第三阶段:牙齿敏感、牙龈溢脓(中度牙周炎)
• 第四阶段:牙齿移位、咀嚼无力(重度牙周炎)
如果出现前两阶段的症状,建议尽快就诊。拖到牙齿松动时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洗牙≠美白,而是治病步
不少人对洗牙有误解:“洗完牙缝变大”“牙齿变敏感”。其实,洗牙(超声波洁治)是去除牙结石的基础治疗,那些“牙缝”本就是被结石填满的病灶区。正规机构每年1-2次洗牙,能有效预防牙周病恶化。
治疗方式因“级”而异
• 轻度:深度清洁(龈下刮治)+
• 中度:激光辅助治疗+ 局部用药
• 重度:翻瓣手术+骨粉修复(保牙方案)
• 终末期:拔牙后种植修复
需要提醒的是,牙周治疗通常需要3-6个月疗程,想“一次”反而可能落入营销陷阱。
预防比治疗简单100倍
做好这三件事,能降低80%患病风险:
1. 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颤动清洁
2. 牙线必用:牙刷只能清洁60%牙面,邻面靠牙线
3. 戒烟控糖:吸烟者患病风险高3倍,血糖高更易感染
关于牙周病的常见误区
误区1:“老了都会掉牙”
事实:牙周病才是主因,80岁保有20颗天然牙齿完全可能。
误区2:“治疗一次管终身”
事实:需定期维护,就像糖尿病需要持续管理。
误区3:“孕妇不能治牙周炎”
事实:孕中期可治疗,反而能降低早产风险。
给忙碌人士的护牙建议
如果你经常出差、加班,少做到:
• 随身携带牙线替代品(如牙缝刷)
• 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应急杀菌
• 每季度做一次口腔检查(很多机构可预约午间时段)
牙齿是身体的硬组织,别等到“亡羊”才想起“补牢”。下次刷牙见到血色时,记得这不是“上火”,而是你的牙齿在求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