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怎么选?这份正畸指南帮你告别选择困难症
每次照镜子看到牙齿不整齐,心里总会冒出戴牙套的念头,可上网一搜就懵了——金属牙套、陶瓷牙套、隐形牙套,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,到底该怎么选?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大白话和你牙套那些事儿。
先搞清楚:你适合戴牙套吗?
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戴牙套。牙齿轻微不齐可能只是影响美观,但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尽早矫正:吃饭总塞牙、刷牙总刷不干净、睡觉磨牙,或者下巴经常咔咔响。现在很多医院都有的口腔检查,先去拍个片子比瞎琢磨强。
目前主流的四种牙套,哪种适合你?
1. 传统金属牙套
就是常说的"钢牙",矫正力度强,适合复杂病例。优点是价格亲民(1万左右),缺点是容易磨嘴,每个月都要复诊调紧。现在有自锁托槽款,复诊周期能延长到6-8周。
2. 陶瓷牙套
托槽是半透明的,2米外基本看不出来。价格比金属贵30%-50%,但存在染色风险,咖啡党要慎重。适合介意美观又预算有限的人群。
3. 舌侧牙套
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隐形。但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,价格普遍4万起步,而且前两周可能会大舌头。更适合有职业形象需求的职场人。
4. 隐形牙套
就是能随时摘戴的透明牙套,目前常见的有隐适美、时代天使等品牌。优点是几乎看不出来,吃饭刷牙不受限;缺点是自律性差的人可能戴不够22小时/天,影响。价格2-5万不等,简单病例3个月就能。
三个容易被忽悠的认知误区
误区一:年龄大了不能矫正
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戴牙套。只不过骨骼定型,矫正时间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
误区二:牙套脸会很丑
所谓的牙套脸(太阳穴凹陷)多发生在长期吃流食的人群。正常咀嚼锻炼咬肌,矫正结束后大多能。
误区三:矫正完牙齿会松动
规范的矫正不会损伤牙齿。你觉得松动是因为牙齿在,结束后会重新稳固,这个过程和拔牙是两码事。
省钱又避坑的实用建议
1. 面诊记得问清总费用(是否包含保持器、复诊费),有些套餐后期会加收项目费。
2. 复杂病例建议选择金属或陶瓷牙套,隐形牙套对拔牙病例有限。
3. 保留初诊时的牙齿模型和X光片,方便对比矫正。
4. 矫正期间建议备正畸蜡(防磨嘴)、冲牙器(清洁牙缝)、咬胶(防牙套脸)。
关于保持器的冷知识
拆牙套才是万里步!前半年要24小时佩戴保持器(吃饭除外),之后逐渐减少到夜间佩戴。很多人反弹就是因为觉得"戴着麻烦",结果前功尽弃。现在有透明保持器和哈雷保持器两种,后者更适合长期使用。
后提醒:矫正7分靠医生,3分靠自己。一定要选择有正畸资质的医师,别被美容院的"7天快速正畸"忽悠。牙齿是要用一辈子的,值得你多花时间做功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