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医生都建议定期洗牙?看完这5个你就明白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喝冷水突然牙齿发酸?这些你可能不在意的细节,很可能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作为口腔基础护理的洗牙项目,其实藏着许多你不知道的重要作用。
洗牙到底在洗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刷牙的版,这个理解可差远了。洗牙学名叫"洁治",重点清理的是日常刷牙根本对付不了的牙结石。这些钙化的细菌团块就像糊在牙齿上的水泥,不仅会让牙龈发炎出血,还是口臭的罪魁祸首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牙结石会不断挤压牙龈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根暴露。这时候牙齿遇冷热刺激就会酸痛,时甚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。临床数据显示,90%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结石问题。
关于洗牙的4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其实是消肿后的错觉。原本肿胀的牙龈健康后,原先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自然就显露出来了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齿变敏感
短暂的敏感是因为牙结石清除后,被包裹的牙根暴露在口腔环境中,一般1-2周就会适应消失。
误区三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
正规超声波洁牙头的振动频率经过特殊设计,只会震碎牙结石,对健康牙釉质几乎没有影响。
误区四:天天刷牙就不用洗牙
再好的牙刷也清理不到牙龈下3mm的隐蔽位置,这些死角正是牙周病的发源地。
不同人群的洗牙建议
吸烟人士:建议每3-6个月洗一次,烟渍容易形成色素沉积
牙周病患者:需要遵医嘱进行系疗,普通洗牙可能不够
备孕女性:孕前务必做好口腔检查,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
青少年:12岁后可以开始建立定期洗牙的习惯
选择洗牙机构的3个要点
1.查看消毒流程是否规范,器械是否一次性或高温消毒
2.询问是否包含抛光环节,这能有效延缓牙菌斑再生
3.注意医生操作手法,规范的洁治应该分区域有序进行
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舒适化洁牙选项,比如配备镇静仪器的舒适洁牙,怕痛的朋友可以提前。做完洗牙后记得24小时内避免进食色素重的食物,咖啡、浓茶、红酒等都要暂时忌口。
洗牙后的正确护理
刚洗完牙的那几天,建议选择软毛牙刷,刷牙力度要轻柔。可以配合使用牙膏,帮助缓解暂时性的牙齿敏感。如果发现牙龈还有轻微出血现象,用淡盐水漱口就能改善。
保持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的频率,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,就能让牙齿保持在比较健康的状态。毕竟看牙医贵的时候,永远是拖到不得不治的那一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