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是什么?牙医常说的“抽神经”到底疼不疼
当牙齿突然疼到睡不着觉,或是咬东西时钻心地痛,牙医往往会建议"做根管治疗"。很多人一听就头皮发麻,脑海里立刻浮现电钻声和疼痛感。其实这种治疗远没有传说中可怕,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,说清楚这个牙科常见项目。
为什么好端端的牙齿要做根管?
想象牙齿就像一棵大树,露在外面的牙冠是树冠,埋在牙龈里的牙根就像树根。当蛀牙太深伤到"树根"里的牙髓(俗称牙神经),或者牙齿摔裂导致细菌入侵,就会引发剧烈疼痛。这时候单纯补牙已经没用,必须进行"树木杀虫"——也就是根管治疗。
牙髓发炎后会肿胀,但它被坚硬的牙本质包裹着,就像锅里的蒸汽无处可逃。这就是为什么牙髓炎会让人痛到撞墙,而根管治疗能立即解除这种疼痛。
治疗过程分几步走?
整个治疗通常需要2-3次就诊,具体要看牙齿情况:
次就诊时,医生会先打麻药(现在有麻醉技术),然后在牙齿上开个小门,把发炎坏死的牙神经清理干净。这时很多人会惊讶:"原来牙神经只有头发丝那么细!"清创后医生会放上药物,用临时材料把洞封起来。
隔一周左右复诊,如果确认没有疼痛,医生就会用特殊材料填充根管。后一步是给牙齿戴个"帽"——也就是牙冠,因为做完根管的牙齿比较脆,需要保护以免咬裂。
关于疼痛的五个
1. 治疗过程基本:现代麻醉技术很成熟,可能不适的是打麻药时的轻微刺痛,但比牙疼轻松多了
2. 术后可能有短暂酸胀:就像伤口愈合会痒一样,这是正常现象,通常1-2天消失
3. 早治疗反而更轻松:拖到半夜疼醒才就医,反而可能增加治疗难度
4. 怕痛可以约上午就诊:这时人对疼痛的耐受力通常更好
5. 特殊体质提前告知:对麻醉药敏感或抗麻药体质要提前说明,医生会调整方案
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能用多久?
这个问题就像问"补过的车胎能开多久",关键看后续维护。做好这三步,治疗过的牙齿可能陪伴你几十年:
按时戴牙冠:别图省事不做牙冠,牙齿劈裂就只能拔除了
改成软毛牙刷:治疗过的牙龈需要更温柔对待
每年拍片复查:就像汽车年检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
这些传言别轻信
"根管治疗会致癌":这是上世纪就被辟谣的伪科学,现代研究证实二者毫无关联
"做完牙齿一定会变色":现在的充填材料不会导致牙色改变,变色往往是拖延治疗导致
"治疗完就不能吃硬东西":做好牙冠保护的牙齿,正常啃苹果没问题
什么情况可以保住牙神经?
如果蛀牙刚刚接近牙髓,但还没真正感染,医生可能会尝试"盖髓术"——在接近神经的地方放保护层,观察3-6个月。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和新发的浅龋,所以定期检查真的很重要。
现在看牙早已不是"酷刑体验",当牙齿出现冷热敏感、自发疼痛、牙龈鼓包等症状时,越早就诊越能保住天然牙。记住:根管治疗不是惩罚,而是给牙齿重获新生的机会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