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外科手术: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处理?
提到口腔外科,很多人会觉得陌生,但如果说到拔智齿、种牙或者颌面外伤处理,大家可能就熟悉多了。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,口腔外科主要解决牙齿、牙槽骨、颌面部的外科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寻求口腔外科医生的帮助。
一、智齿发炎:别等脸肿了才处理
几乎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8个会遇到智齿问题。有些人的智齿能正常萌出,但多数情况下会出现阻生、斜生甚横着长的情况。当智齿位置不正时,容易引发冠周炎,表现为牙龈肿痛、张口困难,时甚会发烧。
很多人觉得"忍忍就好了",但反复发炎可能导致邻牙龋坏或牙槽骨吸收。口腔外科医生建议:如果一年内智齿发炎超过2次,或者已经影响邻牙,建议尽早拔除。现在有微创拔牙技术,配合局部麻醉,整个过程比想象中轻松得多。
二、多生牙与埋伏牙:牙齿也会"迷路"
有些人拍X光片时会发现牙床上多长了一两颗牙,这就是多生牙;还有些人的恒牙迟迟不长出来,藏在牙龈下形成埋伏牙。这种情况常见于儿童换牙期和青少年时期。
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会影响正常牙齿排列,导致牙列不齐。口腔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小手术将多余的牙齿取出,或者帮助埋伏牙正常萌出。建议家长在孩子6-7岁时做一次全景片检查,早发现问题早干预。
三、颌面部外伤:时间处理很重要
摔倒撞伤、运动意外都可能导致牙齿断裂或脱落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脱落的牙齿如果保存得当,在30分钟内重新植入,能达到90%以上。
正确的做法是:捡起牙齿时捏住牙冠部分(不要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后放回牙槽窝,或者含在舌下保持湿润,立即就医。口腔外科医生会进行复位固定,配合后续治疗尽可能保住天然牙。
四、牙齿缺失:种植牙不是选择
很多人认为缺牙只能种牙,其实口腔外科了多种修复方案。对于单颗牙缺失,除了种植牙,还可以考虑固定桥;多颗牙缺失可以选择义齿。种植牙虽然好,但需要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身体状况。
口腔外科医生会先评估患者的口腔条件,包括牙龈状况、骨密度、咬合关系等,再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比如骨量不足的患者可能需要先做骨增量手术,有牙周病的需要先控制炎症。
五、这些症状要当心:可能是口腔问题
经常有人把口腔问题当成"上火",自行服用药。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看口腔外科: - 牙龈反复肿胀流脓 - 口腔黏膜长期不愈的溃疡 - 颌面部不明原因麻木 - 张口度突然变小 - 牙齿松动伴随牙龈出血
这些可能是颌骨囊肿、口腔或其他疾病的信号。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大大提高率,减少后续治疗难度。
六、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
如果需要做口腔外科手术,术前要如实告知医生身体状况,特别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服药情况。手术当天建议有人陪同,避免空腹或过饱。术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,48小时内可以冰敷减轻肿胀。
饮食方面先从流食开始,避免过热、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吸烟饮酒会影响伤口愈合,建议少戒断2周。按照医嘱复诊拆线,通常口腔伤口7-10天就能基本。
口腔健康直接影响生活质量,遇到问题不必过度紧张,但也要避免拖延。现在大多数口腔外科手术都可以在门诊完成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都能获得理想。记住: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永远是维护口腔健康的佳策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