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须知道的7件事:医生不会主动告诉你的细节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躺在牙椅上瑟瑟发抖的画面。其实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,现代拔牙早已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。但无论你是智齿发炎还是牙齿龋坏,在决定拔牙前,有些关键信息越早知道越好。
什么样的牙齿非拔不可?
医生建议拔牙通常基于几个标准:智齿反复发炎或阻生影响邻牙,龋坏无法修复的残根,牙周病导致的三度松动牙,以及正畸需要的减数拔牙。上周有位25岁的设计师就因忽视阻生智齿,导致前排牙齿被顶歪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怀孕前建议处理好问题牙齿,孕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都不宜拔牙。
上午拔牙真的更好吗?
民间流传的"上午拔牙流血少"有一定道理。人体血压在早晨相对较低,且白天有任何不适方便及时就医。但实际更重要的是避开生理期、感冒期和疲劳状态。有位患者曾在加班后连夜拔牙,结果晕厥风险明显增加。现在不少机构午间和晚间门诊,关键要看个人状态而非拘泥于时间段。
打麻药到底有多疼?
这是量高的问题。现代麻醉剂配合表面涂抹麻醉,注射痛感类似被橡皮筋弹一下。但敏感人群可以选择计算机控制的麻醉注射仪,通过缓慢给药基本实现。特别注意要如实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,有位对普鲁卡因过敏的患者隐瞒病史,导致出现了皮疹反应。
拔牙过程要多久?
简单松动牙可能3分钟搞定,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40分钟。时间长短取决于牙齿位置、牙根形态和骨质密度。去年有位患者的牙根带倒钩,医生花了平时三倍时间分段取出。现在部分机构采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,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,尤其适合复杂病例。
拔牙后必须遵守的护理要点
咬紧棉球30-40分钟很关键,有位上班族提前吐掉棉球导致持续渗血。24小时内不能漱口刷牙,避免血凝块。48小时内可以冰敷,但要注意每敷15分钟休息5分钟。三天后出现明显肿胀或剧烈疼痛要及时复诊,去年有患者把干槽症当正常反应延误治疗。
什么时候能正常吃饭?
麻醉消退后2小时可进流食,但要用健侧咀嚼。24小时后可尝试软食,像鸡蛋羹、煮烂的面条都不错。有位健身爱好者第二天就啃鸡腿,结果缝线崩开。辛辣刺激和过热食物少避开3天,咖啡因饮品也会影响愈合。
这些情况要立即就医
持续的鲜红色出血、超过39度高烧、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都属急诊范畴。特别提醒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,有位心脏支架术后患者自行停药后拔牙,引发血栓风险。现在的微创拔牙技术配合严谨的术前评估,已经让拔牙成为相对的门诊手术。
后要提醒的是,拔牙只是治疗手段而非目的。正规机构会优先考虑保守治疗,当医生建议拔牙时,往往意味着这是保护口腔健康的佳选择。做好术前沟通和术后护理,多数人都能平稳度过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