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看:这些事项不注意可能影响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疼不疼”。其实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能让拔牙过程更轻松,但术后护理和术前准备同样关键。今天就拔牙那些事,帮你避开常见误区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牙。一般来说,以下情况医生会建议拔牙:龋坏无法修复的牙齿、阻生智齿反复发炎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,或者因外伤导致牙齿松动无法保留。如果只是普通的蛀牙或牙周炎,通常优先考虑治疗而非拔除。
拔牙前要做好哪些准备?
首先,提前告知医生你的健康状况。比如高血压、糖尿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,这些都可能影响拔牙方案。女性好避开生理期,以免出血量增加。当天别空腹,但也不要吃太饱,避免紧张引发呕吐。穿宽松衣服,方便操作时调整姿势。
拔牙过程到底疼不疼?
现在拔牙通常会打麻药,注射时会有轻微刺痛,但后续操作中基本无感。如果是复杂阻生齿,可能会用到微创器械分割牙齿,但全程在麻醉下进行。对疼痛特别敏感的人,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辅助镇静措施。
拔牙后护理的五个关键点
1. 咬紧纱布30-40分钟帮助止血,但别超过1小时以免感染; 2. 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吐口水,避免吸吮动作(比如用吸管); 3. 吃温凉软食,避开辛辣、烫食和食物; 4. 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热水澡; 5. 如果24小时后仍有大量出血或剧烈疼痛,及时复诊。
常见误区:冰敷不是越久越好
很多人以为拔牙后要一直冰敷。其实术后48小时内可以间断冰敷(每次15分钟,间隔半小时),但超过48小时反而可能影响循环。如果第三天还肿痛,可以改用温敷促进消肿。
哪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?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别犹豫:持续出血超过12小时、伤口出现黄白色分泌物(可能是感染)、面部肿胀加剧或伴随发烧、麻木感超过6小时不消退。这些可能是干槽症或神经损伤的信号。
拔牙后多久能正常饮食?
一般3天后可逐步尝试软烂食物,1-2周基本正常。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,取决于伤口大小和愈合情况。记住:愈合期缺牙位置别用来咀嚼,避免食物残渣进入创口。
关于缺牙修复的时机
如果是前牙缺失影响美观,可以临时做义齿过渡;后牙缺失建议3个月后考虑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。长期不补牙可能导致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,引发咬合紊乱。
后提醒: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拔牙很重要。消毒不规范可能导致感染,而技术不到位还可能损伤邻牙或神经。下次再遇到智齿发炎或牙齿松动时,希望你能更从容应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