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是什么?你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
提到龋齿,很多人反应是“蛀牙”。没错,龋齿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,它是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后形成的缺损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小洞可能变成大问题,甚引发牙髓炎或牙周疾病。而龋齿填充,就是牙医通过手段修补这些缺损,帮你牙齿功能和外观的治疗方法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龋齿填充?
当你发现牙齿上有黑点、吃饭时突然酸痛,或者喝冷热水感到敏感时,可能就是龋齿的信号。别以为“不疼就不用管”,早期龋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细菌正在悄悄牙釉质。牙医会用探针或X光检查确认龋坏程度,如果已经形成实质缺损,填充就是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目前主流的填充材料有哪些?
1. 复合树脂:接近牙齿本色的材料,适合前牙或可见部位,可以做到“隐形修复”,一次就诊就能完成。 2. 玻璃:含氟材料,能缓慢释放氟化物预防再蛀牙,常用于儿童或牙根部位。 3. 银汞合金:虽然坚固耐用,但因美观性差且含汞争议,现在已较少使用。
补牙过的可怕吗?
很多人对牙科治疗有恐惧心理,其实现代补牙已经大大降低了不适感。通常流程是:先局部麻醉(如果需要)→清除腐坏组织→消毒窝洞→填入材料→调整咬合抛光。全程约20-40分钟,如果是浅龋甚不需要打麻药。怕痛的朋友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,现在还有麻醉仪等舒缓技术。
补牙后需要注意什么?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尽量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要时间,初期可能有轻微敏感,通常1-2周会适应。日常要坚持使用含氟牙膏,牙缝大的建议配合牙线清洁,每半年检查一次填充体是否完好。
关于价格的常见疑问
填充费用差异主要取决于材料选择和龋坏程度。以单颗牙为例:树脂填充通常在300-800元,玻璃200-500元。复杂病例可能涉及嵌体修复,价格会更高。提醒大家,不要单纯追求,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填充脱落或继发龋齿。
如何预防龋齿再次发生?
补牙不是一劳永逸,关键要改善口腔环境:每天刷牙2次+使用牙线;减少碳酸饮料和频繁零食;儿童可做窝沟封闭;成年人建议每年洗牙1-2次。记住:再好的填充材料也比不上原生牙齿,早发现早治疗才是道。
关于龋齿填充的3个认知误区
误区1:“补牙会把牙洞越挖越大”——清除的只是腐烂部分,健康牙体会被保留。 误区2:“材料会掉说明医生技术差”——5年以上脱落率不足10%,多数因咬硬物或护理不当导致。 误区3:“龋齿不疼不用补”——疼痛时往往已伤及牙髓,治疗成本和难度倍增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