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医生解答常见疑问
很多人听到"拔牙"两个字就心里发怵,其实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这个过程变得又轻松。作为从业多年的牙科医生,我整理了患者关心的几个问题,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大家关于拔牙的那些事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常见的拔牙情况是智齿生长异常,比如横向生长、挤压邻牙或者引发反复发炎。其次是龋坏无法修复的牙齿,或者因牙周病导致松动的牙齿。正畸治疗时有时也需要拔牙腾出空间。不过医生都会优先考虑保留牙齿,实在无法保留才会建议拔除。
拔牙真的很疼吗?
现在的麻醉技术完全可以做到拔牙。医生会先给牙龈打麻药,等麻药起效后才开始操作。整个过程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,但不会有疼痛感。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,还可以选择镇静或者静脉麻醉。
拔牙后怎么护理?
拔牙后咬住棉球40分钟止血很关键。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不要用吸管喝水,这些动作都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。前两天可以冰敷消肿,之后改热敷促进。饮食以温凉流食为主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
拔牙后多久能?
一般3天左右伤口就不怎么疼了,1-2周牙龈基本愈合,3个月左右牙槽骨才能完全长好。速度因人而异,年轻人通常比老年人得快。如果术后出现剧烈疼痛、持续出血或发热,一定要及时复诊。
拔牙有什么风险?
医生操作下风险很低,但可能出现的状况包括:邻牙轻微松动(一般能自行)、少量出血(按压止血即可)、暂时性张口受限(1周内缓解)。特殊位置如靠近神经的牙齿,医生会提前拍CT评估风险。
拔牙后多久能种牙?
传统做法要等3-6个月骨头长好,现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即拔即种,但要符合严格的条件。是否需要植骨也要看个人牙槽骨情况。建议先让医生评估,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。
其实拔牙并不可怕,找的口腔医生操作,配合术后护理,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。如果医生建议你拔牙,别拖着,越早处理往往得越好。有牙齿问题欢迎随时牙医,牙齿健康值得我们用心呵护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