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千万别拖!及时处理才能保住你的牙齿
刷牙时牙龈出血?牙齿近有点松动?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龈肿痛是小问题,吃点药就糊弄过去,结果拖到牙齿松动脱落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——牙周病,以及如何科学治疗。
你的牙龈在求救!这些症状别不当回事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如果发现牙龈变红、肿胀,刷牙时牙刷上沾血,或者早上睡醒嘴里有味,别简单归咎于"上火"。更的会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变长甚松动,这时候牙槽骨可能已经受损了。有数据显示,35岁以上成年人中,超过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主动就医的不到。
很多人纳闷:我每天认真刷牙,怎么还会得牙周病?其实除了清洁不到位,抽烟、熬夜、压力大、糖尿病等都会加速牙周组织。孕妇激素变化时更易出现"妊娠期牙龈炎",而矫正牙齿的人群如果清洁不,也容易藏匿牙菌斑。
洗牙只是步!治疗这样做
发现症状后,正规口腔机构会先做检查: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,拍片查看牙槽骨状况,必要时做微生物检测。根据程度,治疗分几个阶段:
对于早期牙龈炎,超声洗牙(龈上洁治)就能解决问题,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结石,一般30-60分钟完成。如果已经发展到牙周炎,就需要龈下刮治——在局部麻醉下,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深处的牙结石,相当于给牙根做"大扫除"。这个治疗通常要分2-4次完成,每次处理一部分区域。
特别的病例可能需要牙周手术,比如翻瓣术清除深层感染组织,或者引导骨再生术修复被的牙槽骨。现在还有激光辅助治疗,能更地杀菌。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维护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治疗过程到底疼不疼?过来人说实情
很多人害怕看牙医,其实现在的麻醉技术很成熟。洗牙时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一般能忍受;龈下刮治前会打麻药,操作过程反而没什么感觉。术后2-3天可能有些敏感,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就行。比起治疗的短暂不适,牙周病持续带来的后果要得多。
要注意的是,怀孕前三个月不建议做侵入性治疗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需要先控制好基础病。治疗费用方面,基础洗牙在200-500元不等,龈下刮治按区域收费,整个疗程大概需要2000-4000元。比起后期种牙动辄上万的费用,早治疗其实更省钱。
日常预防记住这5点,远离牙周病
1. 升级你的清洁装备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,电动牙刷的清洁效率比手动高30%以上。
2. 掌握"巴氏刷牙法"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动清洁,不要横向"拉锯",每次少刷满2分钟。
3. 定期护理:即使没有不适,每年也该洗牙1-2次,就像车再干净也要定期洗车。
4. 戒掉伤牙习惯:吸烟会大幅增加牙周病风险,用牙齿开瓶盖、咬硬物这些行为也要避免。
5. 关注全身健康:控制好血糖,维生素C摄入,压力大时更要注意口腔清洁。
后提醒大家,网传的"盐水漱口治好牙周病""某牙膏能修复牙龈萎缩"都不靠谱。牙齿和牙龈一旦受损就无法完全复原,及时找医生处理才是正解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犹豫,赶紧约个牙周检查吧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