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悔带孩子看牙太晚?儿童牙科医生:这三种情况必须做根管治疗
上周邻居李姐火急火燎敲我家门,说她家5岁的娃半夜牙疼直打滚。第二天带去小区门口诊所,医生直接说要给乳牙做根管治疗。李姐当场就蒙了——乳牙不是迟早要换吗?现在花这钱遭这罪图啥?结果上网一查更慌了,有人说根管治疗会影响恒牙发育...今天咱们就请医院儿童牙科的陈,把这事说清楚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:孩子牙齿正在求救
孩子捂着腮帮子说牙疼时,很多家长反应是"上火"或"糖吃多了"。但陈提醒:当孩子出现这三种情况,很可能已经伤到牙髓:1.吃冷热食物时突然缩脖子;2.晚上平躺时疼痛加重;3.牙龈鼓起小脓包。去年有个7岁患儿,家长拖了三个月才来检查,原本补牙就能解决的小龋洞,后不得不做根管治疗。
乳牙烂了直接拔?这个误会太坑娃
"反正要换牙,干脆拔掉算了"——这是门诊里常听到的误区。陈用CT影像给我们演示:过早拔除乳牙,旁边牙齿会倒伏占据空缺位置。等恒牙准备萌出时,会发现自己的"座位"被占了,只能歪着长。去年接诊的8岁男孩,就因为乳磨牙早失,导致恒牙像叠罗汉一样挤在一起,后续矫正花了整整两年。
医生不会明说的根管治疗
其实不是所有乳牙都适合根管治疗,这四种情况建议慎重:1.牙齿摇晃即将脱落;2.X光显示恒牙胚已就位;3.牙根吸收超过1/3;4.全身性疾病患儿。上周有个4岁患儿,乳牙根尖才发育到一半,这种情况应该先做活髓保存,但某诊所直接做了根管,导致牙根停止发育。家长后来带着病历,发现该诊所根本没有儿童牙科资质。
带孩子看牙避坑指南
选择儿童牙科机构记住"三看":一看诊室是否有卡通贴纸等儿童元素;二看器械是否有儿童专用小号头;三看医生是否主动讲解治疗动画。去年行业抽查显示,38%的所谓"儿童牙科"仍在使用器械操作。特别提醒:局部麻醉时,正规机构会先用草莓味表面麻醉膏,而不是直接打针——这个细节能筛掉80%不的诊所。
比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
陈后分享了个实用方法:给孩子准备两个颜色的牙菌斑显示剂。每周让孩子咬着棉片染色后,红色显示老菌斑,蓝色显示新菌斑。这个方法让门诊里6-12岁孩子的龋齿率降低了62%。现在她自家娃每天刷牙都在玩"消灭颜色怪物"的游戏,两年多了没出现过蛀牙。
近卫健委刚发布的《儿童口腔健康蓝皮书》显示,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1.9%。其实很多问题,初可能只是牙缝里卡了颗糖。下次给孩子检查牙齿时,不妨多问一句:"医生,这种情况保守的治疗方案是什么?"有时候,等待也是一种治疗智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