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这份指南告诉你答案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龈问题是小毛病,殊不知放任不管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牙周治疗的——它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。
什么是牙周病?这些症状别忽视
牙周病是包裹牙齿的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。初可能只是刷牙出血,但随着细菌侵蚀加深,会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。危险的阶段是牙槽骨被,牙齿开始晃动,此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临床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超80%存在不同程度牙周问题。但很多人直到啃不动硬物才发现异常,错失早期干预时机。
四种常见牙周治疗方式解析
1.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
针对轻中度患者,通过超声波清除牙结石,配合手工器械刮除牙根表面菌斑。过程可能有轻微酸胀,但无需麻药,1-2次即可完成。
2. 药物治疗
辅助使用抑菌漱口水或局部放置缓释药片,适合配合机械治疗控制感染。但单纯用药无法,必须结合清洁。
3. 激光治疗
利用激光杀菌,减少出血和创伤,较快。对害怕传统器械的患者较友好,但价格相对较高。
4. 手术治疗
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翻瓣术、植骨术等,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组织。这类情况往往需要3-6个月期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
牙缝本就存在,只是被结石填满。清除后感觉"变大"其实是还原牙齿真实状态,及时处理才能阻止缝隙继续扩大。
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能"
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定期维护。一般建议治疗后每3-6个月复查,日常使用牙线、冲牙器辅助清洁。
误区三:"等疼了再治"
牙周病早期几乎感,等到自发疼痛时,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。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测,牙龈健康也值得定期检查。
治疗后如何护理?记住这5点
1. 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染色食物(如咖啡、酱油)
2. 使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,避免横向用力
3. 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
4. 吸烟者需控制吸烟量,尼古丁会延缓愈合
5. 按医嘱使用抗菌漱口水,但不宜超过2周
早 intervention 就是省时省钱
对比来看:早期龈下刮治单次费用约300-800元,而晚期手术可能需要5000-20000元。更重要的是,及时治疗能保住天然牙齿,避免种植或假牙的高额花费。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,别再用"上火"自我安慰,尽早预约检查才是明智之选。
本文由从业10年的口腔健康编辑撰写,内容参考《牙周病防治指南》。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,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