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小心牙体牙髓病悄悄找上门!
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凉水突然“酸到灵魂出窍”,咬东西时一阵钻心的疼……这些症状你可能觉得忍忍就过去了,但背后很可能藏着牙体牙髓病的隐患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告诉你关于牙体牙髓病那些必须知道的事。
牙体牙髓病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牙体就是牙齿本身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,而牙髓是牙齿内部的“活体部分”,包含血管、神经。当蛀牙、裂缝或外伤导致细菌入侵,牙髓发炎、感染,就会引发剧烈疼痛。许多人以为“牙疼=上火”,结果延误治疗,后可能连牙都保不住。
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1. 冷热敏感持续十几秒:喝冰水疼一下是常见现象,但如果疼痛久久不消退,可能是牙髓发炎的信号。
2. 睡觉时突然疼醒:夜间痛感加重往往是牙髓病变的标志。
3. 牙龈鼓包或渗脓:说明感染已经扩散到牙根周围。
4. 牙齿变色发暗:牙髓坏死可能导致牙齿失去光泽,变成灰褐色。
别等“疼到受不了”才治疗
很多人拖到吃止痛药都没用时才就医,这时治疗难度和费用往往会翻倍。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包括:
· 早期蛀牙:直接补牙就能解决问题,耗时短且费用低。
· 牙髓炎/根尖周炎:需要根管治疗(俗称“杀神经”),清除感染组织后填充牙胶尖,后戴牙冠保护。
· 病灶:若牙齿保留价值低,可能需拔牙后选择种植或修复。
关于治疗的三大误区
误区1:“杀神经会让牙变脆”
是:牙齿变脆是因为本身缺损过大,与根管治疗无关,及时戴冠就能避免劈裂。
误区2:“根管治疗一次就能完成”
实际需要2-4次就诊,具体取决于感染程度,急于求成反而影响。
误区3:“不疼就不用治”
牙髓坏死后期可能痛感消失,但细菌仍在牙槽骨,拖久了可能需手术。
日常保护牙齿的实用技巧
1. 少吃黏性糖果和碳酸饮料,它们会加速蛀牙。
2. 使用含氟牙膏,配合巴氏刷牙法(牙刷斜45度清洁牙龈沟)。
3. 每年洗牙1-2次,及时发现隐蔽蛀牙。
4. 牙齿有裂缝别啃硬物,尽快检查防微杜渐。
关于费用和的实话
补牙通常在几百元左右,根管治疗费用根据牙位不同约几千元(后牙难度大费用较高)。目前部分地区已将治疗费纳入范畴,就诊前可当地政策。记住:早治疗远比拖延更省钱!
后提醒
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网上偏方(比如含白酒、咬花椒)只能暂时麻痹神经,可能掩盖真实病情。如果你有持续牙疼、牙龈肿痛等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的牙体牙髓医生会为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