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忍一忍就好?小心牙体牙髓病悄悄找上门
半夜被牙疼醒的经历,很多人都有过。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人坐立不安,甚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。但你知道吗?这种疼痛很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危害不小的口腔问题。
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就是牙齿硬组织(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牙髓组织发生的病变。牙齿表面看起来完好,里面可能已经"烂"了。就像苹果表皮完好,切开发现里面已经黑了,牙齿也是这样的情况。
这些症状要当心
当出现以下症状时,就要警惕牙体牙髓病了:喝冷热水时牙齿酸痛、吃东西时某个位置特别敏感、晚上睡觉时牙齿突然疼痛、牙龈上鼓起小包。很多人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问题。
为什么会得牙体牙髓病?
常见的原因是龋齿没有及时治疗。细菌从牙齿表面的小洞侵入,慢慢腐蚀牙体组织,终感染牙髓。另外,牙齿外伤、过度磨耗、牙齿隐裂等原因也会导致牙体牙髓病变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长期用单侧咀嚼、喜欢咬硬物等不良习惯,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牙体牙髓病不治疗的后果
如果不及时治疗,感染可能会扩散到根尖周围组织,形成根尖周炎。的还会导致颌骨感染、间隙感染,甚影响全身健康。有些患者拖到后,不得不拔除患牙,既花钱又受罪,还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。
现代治疗手段让看牙不再可怕
现在的牙体牙髓治疗已经非常成熟。常见的治疗包括:补牙、根管治疗、嵌体修复等。很多人对根管治疗有恐惧心理,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更加舒适。医生会行局部麻醉,治疗时基本不会感到疼痛。
日常预防很重要
预防胜于治疗,这句话用在牙体牙髓病上再合适不过。建议每天刷牙两次,使用含氟牙膏;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;发现牙齿有黑点或敏感及时就医;避免用牙齿开瓶盖、咬硬物等行为。一个小小的习惯改变,可能就避免了一次痛苦的牙疼经历。
就诊时要注意什么?
如果出现牙疼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。就诊前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,这样会影响医生判断。治疗时要配合医生完成全部疗程,不要感觉不疼了就中断治疗。治疗后要按照医嘱做好护理,定期复查。
关于牙体牙髓病的常见误区
很多人认为牙齿不疼就不用看医生,这是个错误观念。牙髓炎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疼痛,等疼起来往往已经比较了。还有人认为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就不需要保护了,其实这类牙齿更脆弱,需要特别注意。另外,很多人觉得看牙很贵,其实早期治疗的费用要远远低于后期复杂治疗的费用。
牙齿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。关注牙体牙髓健康,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。记住:预防胜于治疗,早期治疗胜于晚期补救。当牙齿发出"求救信号"时,一定要及时就医,别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麻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