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:如何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?
孩子的牙齿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。从乳牙萌出到恒牙替换,儿童口腔科的护理不仅能预防龋齿,还能为孩子的面部发育打下良好基础。今天,我们就来家长该关注的几件事。
乳牙护理从颗牙开始
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,不用太在意,这是一个误区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萌出和颌骨发育。从宝宝6个月左右长出颗乳牙起,就该用纱布或软毛牙刷轻轻清洁牙面。3岁前建议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避免吞咽。
3-6岁是防龋关键期
这个阶段孩子爱吃甜食,又容易抗拒刷牙。建议家长每天帮孩子完成一次清洁,尤其是磨牙的咬合面。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,可以在3-4岁时对乳磨牙进行处理。如果发现牙齿发黑或有黑洞,别等孩子喊疼,及时就医才能避免根管治疗。
换牙期这些信号要警惕
6-12岁是乳恒牙交替的混合牙列期。如果乳牙迟迟不掉,可能导致恒牙异位萌出;而乳牙过早缺失又会让邻牙倾斜。定期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。有些孩子换牙后出现"双层牙",通常是颌骨发育不足,需要早期干预。
儿童看牙恐惧怎么破?
诊室的哭声往往源于未知的恐惧。家长可以提前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,避免使用"打针""疼"等负面词汇。现在很多儿童口腔科采用行为诱导技术,比如治疗前让孩子触摸器械,用游戏化解紧张。全麻治疗仅适用于特殊需求儿童,常规情况并不需要。
这些习惯比吃糖更伤牙
含着奶瓶睡觉可能导致"奶瓶龋",长期口呼吸会影响面部发育,咬指甲、咬笔头会造成牙齿磨损。发现孩子打鼾或总张着嘴,建议先到口腔科检查腺样体情况。正畸治疗不是越早越好,但7岁左右的咬合评估很有必要。
饮食调整比刷牙更重要
控制进食频率比限制糖分更关键。每天固定5-6次进食时间,避免随时吃零食。奶酪、坚果等食物能中和口腔酸性,苹果、胡萝卜等硬质蔬果有自洁作用。喝完酸奶或果汁,建议清水漱口,半小时后再刷牙。
选择儿童口腔机构的要点
的儿童牙医会使用儿童专用器械,诊室布置也更温馨。家长可以观察医生是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,是否有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。注意查看机构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不要轻信所谓的""。
记住,预防的花费永远低于治疗。每3-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建立专属健康档案,才能让笑容从颗牙美到后一颗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