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的重要性:别让牙齿过早“下岗”
你是否经常刷牙出血?牙龈红肿得像小馒头?甚感觉牙齿有点松动?这些信号可能都在提醒你:该关注牙周健康了。牙周病就像牙齿的“隐形”,初期不痛不痒,等发现问题时往往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病比你想象的更普遍
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但多数人直到洗牙时被医生提醒,才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。牙周病从牙龈炎症发展到牙槽骨吸收,往往需要数年时间。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,完全可能避免牙齿脱落的悲剧。
三个信号提醒你该就医了
信号一:牙龈出血——刷牙时牙刷带血丝,咬苹果留下血印,这是牙龈发出的早求救信号。
信号二:持续性口臭——牙结石和菌斑堆积会产生异味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。
信号三:牙齿移位——突然发现牙缝变大或牙齿轻微松动,说明牙槽骨可能已受损。
治疗不是“一次搞定”的事
很多人误以为洗牙就能治好牙周病,其实治疗需要分步骤进行:
1. 基础治疗:通过超声洁治(洗牙)和龈下刮治清除菌斑结石,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。
2. 手术治疗:针对中重度患者,可能需做牙龈翻瓣术或骨移植术。
3. 维护期:治疗后每3-6个月复查,像汽车保养一样定期维护。
这些误区耽误了多少人?
误区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——牙缝本就存在,只是被结石填满,清除后反而能阻止病情恶化。
误区二:“治疗一次就能”——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长期管理。
误区三:“老了都会掉牙”——做好预防治疗,80岁照样可以拥有健康牙齿。
日常护理比治疗更重要
再好的治疗也抵不过日常疏忽,记住这三个关键点:
• 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
• 选择软毛牙刷,采用巴斯刷牙法(竖刷)
• 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加速牙槽骨吸收
选择机构的三点建议
1. 查看医生资质,牙周治疗需由牙周科医师操作
2. 确认配备牙周探针等器械,基础治疗同样需要评估
3. 了解后续维护方案,没有长期跟踪的治疗都是不完整的
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咀嚼工具,别等到啃不动排骨时才后悔。从现在开始,给牙周多一点关注,就是为未来省下数倍的修复费用。如果你已经出现文中提到的症状,建议尽快预约检查——有些损失,真的无法用弥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