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有必要做吗?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
近刷牙时总觉得牙齿隐隐作痛,对着镜子一看才发现后槽牙上有个小黑点。去口腔科检查后,医生说是龋齿需要补牙。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,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常见的牙齿问题——龋齿填充。
什么是龋齿?不补会怎样?
龋齿俗称虫牙,但并不是真的有虫子。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长期接触酸性物质会逐渐被腐蚀,形成小洞。就像苹果被咬了一口会氧化变黑,牙齿上的这个小洞如果不及时处理,会越来越深。
很多人觉得"不就是个小黑点嘛",结果拖着拖着,从吃饭时偶尔敏感发展到半夜疼得睡不着。更的话,可能伤到牙神经需要做根管治疗,花费更多不说,整个过程也难受得多。所以一旦发现龋齿,越早处理越好。
补牙材料怎么选?哪种更适合你?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
1. 银汞合金:价格实惠又结实,但颜色不太好看,适合后牙使用。不过现在已经很少用了。
2. 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修复。现在的树脂材料强度也不错,后牙也能用。
3. 玻璃:释放氟可以预防继发龋,适合儿童和容易长蛀牙的人群。
具体选哪种,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位置、大小以及你的需求来建议。
补牙全过程
很多人对补牙有恐惧感,其实整个过程并不可怕:
首先医生会用工具清理掉腐坏的牙体组织,这个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一般不会很疼。如果确实比较敏感,可以要求打麻药。
清理干净后,医生会往窝洞里涂粘接剂,再把补牙材料一层层填进去,用特殊的光照固化。后调整咬合,打磨抛光,一颗牙就补好了。
整个过程大概20-40分钟,补完后马上就能吃东西,非常方便。
补牙后注意事项
刚补完牙的两小时内好不要吃东西,等材料完全固化。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的那侧咀嚼太硬的食物。
有些人补完牙会觉得有点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,通常1-2周就会适应。如果一直不舒服,要及时复诊检查。
重要的是,补完牙更要好好刷牙,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定期去洗牙检查,这样才能保护其他牙齿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。
关于龋齿补牙的几个误区
误区一:补牙会越补越大
这是很多人不愿意补牙的原因。其实牙齿损伤是不可逆的,补牙是为了阻止龋齿继续发展。早补的话只需要处理很小范围,拖久了才需要磨除更多牙体组织。
误区二:补完牙就一劳永逸
补牙材料也有使用寿命,一般5-10年左右。如果不好好护理,补牙边缘可能出现微渗漏,导致继发龋。
误区三:不疼就不用补
牙齿外层没有神经,等到觉得疼时往往已经伤到牙髓。定期口腔检查才能发现早期龋齿。
如何预防龋齿?
预防胜于治疗,几个简单方法帮你远离蛀牙:
- 早晚刷牙,每次少2分钟,学会正确刷牙方法
-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
- 少吃甜食和酸性食物
-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检查一次
- 儿童可以做窝沟封闭
牙齿问题无小事,发现龋齿尽早处理才是明智之选。与其担心补牙疼不疼,不如想想牙疼起来有多难受。爱护牙齿,从日常护理做起,定期检查,让健康笑容常伴左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