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如何早期发现?这5个症状别忽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你可能觉得这是小事,但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牙周病就像口腔里的"隐形",早期不痛不痒,等察觉到松动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细菌会逐渐牙龈、牙槽骨等支持组织。就像树木周围的土壤流失,牙齿终会因为失去支撑而松动脱落。
五个不容忽视的早期信号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应该出血,这是早的警报
2. 持续性口臭:细菌代谢会产生特殊异味
3. 牙龈红肿:发炎的牙龈会显得圆钝、颜色暗红
4. 牙齿敏感: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
5. 食物嵌塞:牙齿出现轻微移位形成的缝隙
为什么容易耽误治疗?
很多人觉得"牙龈出血是小问题",直到某天咬硬物时牙齿突然移位才着急就医。实际上,牙周病发展是个渐进过程:
- 阶段:仅牙龈边缘发炎(可逆)
- 第二阶段:牙周袋形成,开始牙槽骨(部分可逆)
- 第三阶段:牙齿明显松动(不可逆损伤)
日常预防的三大关键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
2. 牙线使用:每天少一次清理牙缝
3. 定期洗牙:每6-12个月清除牙结石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单纯用漱口水无法清除已形成的牙菌斑,就像用清水冲洗沾满油渍的盘子一样无效。
确诊后该如何治疗?
根据病情程度,治疗分为几个阶段:
-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(非手术)
- 手术治疗:翻瓣术、引导骨再生等
- 维护期:每3-6个月复查
现代超声洁治设备配合局部麻醉,治疗过程已经比过去舒适很多。重要的是,越早干预,治疗越简单越好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"这是典型误区。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能阻止进一步。"治疗一次能管多久?"牙周病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定期维护才能保持。
特别注意事项
孕妇、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,这类人群要格外注意口腔卫生。另外,吸烟会加速牙槽骨吸收,戒烟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。如果正在做正畸治疗,需要更加严格的牙周维护。
写在后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粉红色,紧贴牙齿,就像橘子裹橘瓣。下次刷牙时不妨多观察下自己的牙龈状态。记住:牙周病的治疗黄金期是在牙齿还牢固的时候,等感觉到松动才就医,往往就错过了佳时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