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定期洁牙?医生提醒这5类人更要注意
走进任何一家口腔诊所,你都会听到医生反复强调同一件事: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就该做一次洁牙。但真正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的人却不多。很多人总觉得"我每天认真刷牙,牙齿看着也挺白",殊不知那些藏在牙龈边缘的牙结石,正在悄悄侵蚀你的口腔健康。
洁牙不只是为了美观
很多人对洁牙存在误解,认为这只是为了让牙齿变白。其实洁牙(学名龈上洁治术)主要的功能是清除普通牙刷无法对付的牙菌斑和牙结石。这些顽固的"口腔垃圾"长期堆积会导致牙龈出血、口臭,时还会引发牙周病,终造成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临床数据显示,30岁以上人群中近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而定期洁牙能有效将牙周炎发病率降低60%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初期牙周病往往没有明显疼痛感,等察觉到牙齿松动时,多半已经发展到需要复杂治疗的程度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洁牙?
虽然每个人都该定期洁牙,但以下五类人群更应特别注意:
1. 长期吸烟者:烟草中的焦油会加速牙结石形成,使牙齿表面出现难看的烟渍
2. 咖啡/茶饮爱好者:这些饮品中的色素容易沉积在牙面,形成褐色茶垢
3. 牙龈经常出血者:这往往是牙结石刺激牙龈的信号
4. 正畸矫正人士:矫治器周围更容易藏匿食物残渣
5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
洁牙全过程大
很多人对洁牙存在恐惧,其实正规的洁牙流程分为四个步骤:
首先是用超声波洁牙机震碎大块牙结石,这个阶段会听到轻微的"滋滋"声,但正常牙齿不会有明显痛感。接着用喷砂技术清除色素沉积,然后用抛光膏让牙面光滑。后一步是的牙周检查,医生会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,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。
整个过程约30-45分钟,现在很多机构还舒适化洁牙选项,对敏感人群会预先涂抹表面麻醉凝胶。
关于洁牙的常见疑问
"洁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"这是常被问及的问题。事实上,洁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是因为原本填满牙缝的牙结石被清除了,这恰恰说明你的牙龈了健康状态。
另一个常见误区是认为"洁牙会损伤牙釉质"。合格的洁牙操作只会作用于牙结石,现代超声波洁牙机的探头都是圆钝设计,配合规范操作不会伤害牙体组织。
如何选择洁牙机构?
市场上的洁牙服务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,建议重点关注三点:
1. 查看机构是否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
2. 操作人员须有口腔执业医师或护士资质
3. 必须使用包装的灭菌器械
记住,异常的服务很可能在消毒环节偷工减料,或者用简单洗牙替代全口洁治。洁牙后记得索要收费明细和术后注意事项,正规机构都会主动。
洁牙后的正确护理
洁牙后1-2天内可能有些轻微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建议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,使用感牙膏刷牙。如果出现明显的牙齿酸软,可以暂时改用软毛牙刷。
要维持洁牙,日常护理很关键。除了常规的早晚刷牙,医生特别推荐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数据显示,正确使用牙线能清除牙刷够不到的40%牙菌斑。对于牙龈退缩的人群,间隙刷比普通牙线更实用。
后提醒大家,洁牙不是一劳永逸的,就像房间需要定期打扫一样,牙齿也需要护理。下次当你在镜子前检查牙齿时,不妨用手指摸摸牙齿内侧——如果感觉到粗糙的凸起,那就是牙结石在提醒你该预约洁牙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