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种植牙亮:10年种牙7000颗,即刻种植与复杂病例
在北京丰台区美呀奥仕口腔,有一位被患者称为"种植快手"的医生——亮。这位从业12年的口腔医师,用他特有的细致与,帮助众多缺牙患者重获咀嚼自信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近两年完成的种植牙手术量已突破7000颗,其中不乏高难度的即刻种植和骨量不足的复杂病例。
从医院到机构 专注种植12年
亮医生的职业生涯始于首都大学。作为口腔医学硕士,他在北京医院积累了扎实的临床功底。2010年开始专注种植牙领域后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。与单纯追求速度的医生不同,他更注重在控制下实现治疗,这也是他能保持高质量完成大量病例的秘诀。
在美呀奥仕口腔,亮医生的诊室墙上挂着一张特殊的图表,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位患者的牙槽骨状况。"种植牙不是简单的'打桩子',需要根据骨密度、牙龈厚度等20多项指标制定方案。"他常这样对新来的助理医师说。
即刻种植技术娴熟 让患者少跑一次医院
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,亮医生会推荐即刻种植技术。这是一种在拔牙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,能有效缩短治疗周期。"传统方法需要等拔牙窝愈合3个月,现在技术成熟了,60%的单颗牙缺失病例可以当天种牙。"他边说边调出电脑里的展示。
上周一位45岁的企业高管就因为门牙折断前来就诊。通过CBCT扫描确认骨条件后,亮医生在微创拔牙的同时完成了种植体植入,临时牙冠当即戴入。患者惊讶地发现,整个治疗过程不到2小时,而且"新牙"与邻牙颜色几乎无差别。
骨量不足难题 个性化方案是关键
对于牙槽骨吸收的患者,亮医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。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国内外种植学专著,其中关于骨增量技术的几本被翻得卷了边。"上颌窦提升、GBR骨增量这些技术要灵活组合,有时还需要3D打印导板辅助。"
去年一位全口牙列缺失的70岁老人,在其他诊所被判定不适合种植。经过亮医生评估,采用分段式治疗方案:先通过骨劈开技术基础骨量,3个月后再进行种植。如今老人不仅能正常进食,体检时骨质评分还提高了15%。
数字化种植更 患者体验更舒适
在美呀奥仕口腔的种植手术室,亮医生团队引进了全套数字化设备。从口扫仪到动态导航系统,这些设备让种植精度控制在0.1毫米级别。"现在做种植就像用GPS导航开车,能避开神经血管这些'危险路段'。"他这样向患者比喻。
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度提升,还有患者体验的改善。无需反复取模,减少手术时间,术后肿胀也明显减轻。很多上班族选择周五下午手术,周一就能正常上班。
持续精进技术 每年参加学术交流
尽管临床工作繁忙,亮医生仍保持每年参加3-4次种植学术会议的习惯。他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各型种植体的特写照片,"每个品牌的设计理念不同,要像了解汽车发动机一样了解它们的特点"。
这种态度也感染着整个团队。每周四下班后,他都会组织病例讨论会,带着年轻医生分析疑难病例。有位实习生记得很清楚,为了确定一个特殊角度的种植方案,亮医生曾反复查阅文献到凌晨。
在种植牙这个需要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领域,亮医生用12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。对于未来,他计划在种植方向继续深耕:"希望让更多患者体会到,好牙医种的不只是牙,更是生活质量。"这个朴素的愿望,或许正是他获得患者信任的关键。


